导读:古代女人多悲哀?年轻守寡,怎样度过漫漫长夜?少女临终前讲出真相
现如今,社会提倡人人平等,不再有什么男女之分,女性的利益的得到了维护,不得不说现在的女子很幸福,她们可以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自由,自己的行为。
但在封建社会时期,女子们就比较惨了,她们几乎丧失了尊严,每天在封建社会的礼教下生活着。那个时候,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很多女子从出生开始,便被这样教导。她们受不到学堂教育,整天大门不出,在家做着女工,时刻准备着为家庭和婆家牺牲。
在古代,女子们结婚都非常早,一旦结婚,就只能以丈夫为天,要是丈夫外出不在家,刚好有人来找的时候,女子们只能隔着屏风回答:“丈夫不在家”。由此可见,她们是多么悲哀?
要是遇上一个“明事理”的丈夫,她们也许还能稍有一点人身自由,可要是嫁错了人,就只能一辈子受苦受累受折磨。尤其是在战乱年代,很多人年纪轻轻的就守起了寡。那她们会怎么样?是重新找个夫婿生活,还是老死家中?答案是守活寡。
根据《礼记》的记载,那个时候人们对女子要求非常严格,“三从四德”便是最好的体现。她们在丈夫死后,饿死是小,失贞是大。他们为了提倡女子守节,立了不少贞洁牌坊,尤其是明朝时期,数量多到上千个,贞洁二字成为了女子的枷锁,因此很多女子年纪轻轻就开始了煎熬的人生。
展开全文
根据历史记载,中国最小的守寡女子只有13岁,在还未出嫁的时候未婚夫就离开了人世,而她只能为丈夫守节到死。还有一个17岁的女子,刚过门没多久丈夫就过世了,幸亏两人孕有一个孩子,之后的她独自培养孩子,日子过得非常艰辛。好在孩子长大后有了出息,两人的生活慢慢有了好转。可寡妇整天还是忙个不停,孩子看见心疼的劝说,让她休息休息,可她依旧停不下手中的活,直到死去。当时很多人都好奇,花一样年龄的她在守寡时,是怎样度过漫漫长夜的?临死前,她终于说出了真相。
其实她也有寂寞的时候,白天还好点,可到了晚上,漫漫长夜是最难熬的时候,她只能通过拼命的干活缓解自己的内心,有时候躺床上睡不着的时候,她便会重新下地找事情做,直到特别疲惫的时候才会上床睡觉。因为她知道,只有累了她才能很快进入睡眠,度过这漫漫长夜。
不知道大家看完是什么感受,小编总觉得这样对她们来说是不公平的,一个女人最美好的年华里竟然只能靠拼命劳累进入睡眠,等待着又一天的到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