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无锋阵”已经成为战术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但要谈到是谁发明了这个打法,又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即使是专业人士也难免莫衷一是。
实际上,这个打法首创于2007年,其创始人为时任罗马主帅的斯帕莱蒂(如今他又回归了这支球队),而罗马的成绩并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夺取任何重量级的奖杯,因此这个具有现代足球启示意义的教头,反而并不被人们熟悉。
在那个赛季,罗马锋线遭遇了非常严重的伤病困扰,为了不打破球队固有的4-2-3-1阵型打法,斯帕莱蒂选择让托蒂出任单箭头——注意,虽然托蒂名义上是这个阵型里的中锋,但是他并不像其他前锋一样顶在最前面等待队友支持,而是做他在此前比赛中的前腰工作,待在对方的中场线和后防线之间串联组织,球队并没有安排真正意义上的中锋——“无锋阵”和“伪九号”,就这样诞生了。
罗马在使用“无锋阵”的几个赛季里也曾有过欧冠里的闪光,联赛里的狂飙猛进,但也有过客场1:7曼联这样的败绩,对于罗马本身,也算的上有功有过。但是这个打法,却启迪了彼时正在累积知识的“菜鸟”教练——巴塞罗那B队主帅瓜迪奥拉。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瓜迪奥拉使用“无锋阵”,横扫了欧洲大陆,并且让这套战术最终风靡全球。西班牙连续三届世界大赛夺得冠军,随之进一步影响了德国队,多数时候使用“无锋阵”的德国队赢下了2014年世界杯,也标志着“无锋”战术仍然具备强大的统治力。
二、德国队大名单解析:唯一中锋搭上末班车
德国23人大名单里仅有戈麦斯一名正印中锋
克洛泽这名传统中锋退出国家队后,勒夫的“无锋”改革计划开始全面执行——这也符合2002年以来德国足球的技术改革的目的,无限加强地面控制,克洛泽类型的制空能力、身体对抗强大却不擅长地面传控、活动范围小的传统中锋,逐渐退出了德国足球的舞台。
在预选赛征程里,勒夫一度在大名单里没有选择任何一名正牌中锋,德国队的大名单也史无前例的出现了新的划分格局:常规情况下,是”门将/后卫/中场/前锋”,而德国队一度在预选赛里出现了”门将/后卫/中前场球员”的划分,也进一步宣告德国队“无锋”改革的决心。这股浪潮带来的直接结果,是本土中锋的边缘化。克洛泽之后,卡考、戈麦斯等中生代射手从没有能在德国队受到重用。他们之后,德国队的中锋更是出现了人才断档。状态大不如前又饱受伤病困扰的戈麦斯,接连被拜仁慕尼黑、佛罗伦萨抛弃,上赛季在土超球队贝西克塔斯重新找回了状态。
欧洲杯开赛前,勒夫公布的最终大名单里,戈麦斯作为唯一一名正印中锋榜上有名,这样的名单格局和2014年世界杯非常相似——克洛泽也是作为唯一一名正印中锋入选,但并非常规主力,只是球队无锋阵之外的“B计划”,戈麦斯的定位,也就显而易见了。
三、“伪九号”格策低迷,“无锋”德国队攻击力欠佳
格策在中锋位置上回撤的效果
“伪九号”这个对进攻至关重要的位置,勒夫选择了世界杯英雄格策。
格策的强项是拿球能力,传球能力和盘带。综合到这个位置上,伪九号球员所需要的机动性、接应能力格策都是具备的。
以视频中这次后场界外球为例,我们来看看格策具体表现究竟如何。首先赫克托的界外球直接选择了回撤接球的格策,背身拿球的格策成功控制住了球,并且在对方的双人包夹“关门”之前,把球交给了接应区域的队友;接下来是德国的进攻提速阶段,当赫迪拉把球分到边路后,我们可以看见德国队的进攻阵型变成了一条只有宽度没有纵深的直线,同时乌克兰的防线也在一起后退;而格策和厄齐尔的跑动发生了化学反应,厄齐尔继续前插将乌克兰的防线压回禁区,格策却没有毫无想法的继续前插,而是和厄齐尔跑向了相反的防线,这就为自己赢下了接球空间;但接到球后的格策,盘带过多被对手断球。
如果使用10分的评分机制,那么格策回撤接应并且完成背身拿球,7分;在压力到来之前分球给队友,8分;在前插过程中变向跑动,9分;进入禁区后对球的处理,4分。这恐怕也就是格策和梅西的差距。
对阵波兰时格策定位的变化
正是因为格策频繁撤出禁区,反而在锋线上缺乏杀伤力,在第二场比赛中勒夫对格策的定位进行了重新调整。
可以看到,在克罗斯回撤接球后,格策迅速前插,跑到了波兰中场线和后卫线之间的区域,但是德国队经历了首战中路渗透进攻的困难后,本场比赛更多的开始利用场地宽度寻求传中机会,所以我们看到格策在这时就会对位对手的高大中后卫——缺乏空间的时候,格策的发挥会很受限制。
创冰DATA提供的格策位置分析
从接球热区图上可以看出,格策经常回撤到中场三区,甚至会在拿不到球权的时候适度回撤到本方半场活动。在首战乌克兰时,他甚至只有1次在禁区内活动。回撤面积大是伪九号的典型特征,但格策在对方禁区内带来的威胁实在是太少了。除了他缺乏最后一击的跑动和射门能力,还有别的原因吗?
四、德国的中场推进:提速进攻>控制节奏
赢下球权后,德国队在最短的时间里直接发动反击
我们以首场比赛的一次反击为例子,说说德国的中场组织策略。
可以看到,当德国队赢下了球权后,比起很多“大陆派”球队如最具代表性的西班牙队,德国队不会和他们一样更多的选择横传和回传控制节奏——当左右两侧有可以选择的安全出球点时,克罗斯迅速回撤索要球权,接到球后他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在观察了前场队友的位置后克罗斯迅速选择长传攻击身后,并且险些得分。
克罗斯在首场比赛的4次威胁传球全部是直传
从克罗斯首战的技术统计可以看出,他的4次威胁传球全部来自直传,从侧面看出,日耳曼战车在渗透进攻方面的能力非常强劲。
赫克托两场比赛的传中对比
而勒夫在第二场比赛中增多对边路的利用也是非常明显的,以左后卫赫克托为例,首场比赛他仅仅完成了2次传中,而在对阵波兰的比赛里这个数字激增到了9次,为全队最多。最大限度的利用边后卫完成传中成为了德国队比赛的主流,身材矮小的格策已经注定无法在这样高速度的进攻里扮演支点的作用。
战平波兰后,对勒夫的质疑声也此起彼伏,调整能力非常优秀的德国主帅在这种关头及时的抛出了自己的应对方案——戈麦斯。
五、回归“有锋”阵型,戈麦斯引领战车狂轰滥炸
终于,在小组赛第三轮,按耐不住的勒夫抛出了他的“B计划”——启用戈麦斯作为中锋,而将格策放在了左边路。
我们先来看一下戈麦斯进球的过程。德国队依然是利用阻断对手的进攻就地发动的直传进攻,可以看到,在断球后的第一次触球依然是向前的传球——和我们此前的论证一模一样。而此时穆勒跑向中路,和戈麦斯形成了双前锋站位,部署在对手的中场线和后防线之间;穆勒选择了前插,而戈麦斯留在了反方向为穆勒的前插做球;在吸引了对位的中后卫后,戈麦斯为穆勒创造了空间,而穆勒回传之前,所有的后卫都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戈麦斯和远端的格策变成了自由球员。
戈麦斯本场比赛的技术统计
从活动区域上看,戈麦斯并不具备格策扮演中锋角色时大范围的活动能力,他的活动范围基本只集中在对方禁区附近,他是个更加纯粹的“中锋”;但是得到的回报,是他贡献了5次射门——超过了格策前两场比赛的总和。但戈麦斯的得分能力的确需要提高,他的5次射门全部发生在禁区内,却只收获了1个进球。
本场比赛戈麦斯产生的“魔力”远非射门这么简单,在前场多了固定的支点后,穆勒越发活跃。例如视频中的这次进攻,穆勒主动回撤,协同右后卫基米希,在边路创造了2v1的人数优势;基米希拿球后,戈麦斯在前场先向里然后后撤的跑动为自己赢得了空间,这时穆勒启动前插,甩开身边的防守球员,而戈麦斯用胸口将球点给了前插的穆勒——有了戈麦斯在前场,穆勒很多时候和戈麦斯形成双前锋的打法,而不是简单的边路球员。
有戈麦斯协助,穆勒火力全开
在首场比赛中,穆勒仅仅完成了1次射门,第二场比赛同样如此。世界杯金靴郁闷不堪。有了戈麦斯做搭档,穆勒仿佛找到了在德国国家队的“莱万多夫斯基”,一战完成了6次射门。不过德国队真的得加强射门训练了,和北爱尔兰一战球队的破门转化率仅为3.1%。
六、淘汰赛:无锋阵or有锋阵?
格策继续领衔无锋阵?
淘汰赛即将开战,已经再无给勒夫“做实验”的机会。那么,德国队应该如何选择?是预定计划的无锋阵,还是使用B计划,上中锋戈麦斯?
方法一:无锋阵,格策突前
优势:格策的回撤保证了控制力,磨合已久,有戈麦斯做后手
缺点:穆勒的位置尴尬,破门乏力
当然,在强敌面前,最稳固的战术一般是主帅优先考虑的,毕竟格策突前的打法已经在小组赛使用了2场,至少在控制力方面,这套打法是有保障的,格策至少在扮演组织者这方面可以增强德国队中场的出球点;同时球队对这个阵容已经非常熟悉,只需用第三场表现更加出色的基米希替换掉赫韦德斯即可,戈麦斯又在替补席上待命,一旦久攻不下,戈麦斯完全可以披挂上阵,高空轰炸西班牙防线。
但最大的缺点是,穆勒在这个打法里完全没有存在感,德国少了一个有力武器。
穆勒和格策换位?
方法二:无锋阵,穆勒和格策换位出任单箭头
优点:穆勒的无球跑动能力非常适合伪九号,球队阵容变化小,戈麦斯替补待命
缺点:格策不熟悉右路,穆勒在中路容易被盯防
德国国内媒体呼声更高的,是让勒夫仅仅在无锋阵的基础上做出一点微调:让得分能力更出色,空战能力也更强的穆勒出任单箭头,而把格策挪去右路。其实这可能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微调,因为穆勒的优点的确可以得到发挥,戈麦斯依然可以作为球队的替补奇兵。
但勒夫没有选择这个变招也是有原因的,因为格策并不擅长在右路活动,作为右脚将,他的内切能力将大大削弱,同时他也不习惯直接传中;穆勒在中路还容易被对手严加看管,失去他活动范围大的优点。
戈麦斯获得首发机会?
方法三:有锋阵,戈麦斯出任中锋
优点:戈麦斯的支点作用,激活穆勒,为格策赢得宽度,固定赫迪拉的位置,防守更加稳固
缺点:火力点固定,更容易被盯防,缺乏后手
这也是经历了第三场小组赛后勒夫更可能选择的打法,也就是直接让戈麦斯作为中锋首发,摒弃此前的无锋阵。在战胜北爱尔兰的比赛里的支点作用将会重现,格策会在边路赢得更多空间,赫迪拉的前插将不会被允许,德国队的攻防会更加平衡。
但这样一来,戈麦斯被对手严加盯防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德国队的进攻将更多依赖穆勒的无球跑动来串联前场,一旦穆勒低迷,这套打法很容易受到限制,最糟糕的是,德国队只有戈麦斯一名正印中锋,意味着勒夫将没有任何后手可言。
勒夫究竟会如何选择,让我们拭目以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